查看原文
其他

【科普】中秋吃太饱消化不良怎么办?来看看这些妙招→→→

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粤妇幼 2022-10-16

点击蓝字关注我们


八月十五,

月圆人团圆,

在欢庆的日子里,

聚餐之时难免比平时吃得多些,



往往就容易导致“食滞”,

怎么办呢?

看过来!

减食、食疗、推拿,

多款“消滞”方法,

总有一款适合你!


减食


顾名思义就是在腹胀、食欲不振、食滞的时候减少进食,不进一步增加胃肠的负担,让已有积食得到消化;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食物,如白粥、青菜、适当瓜果等,让脾胃得到适当休息。




食疗


药食同源,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消食积、促消化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中药材和肉类一起,烹饪出开胃健脾的可口靓汤。


消积瘦肉汤

用料:炒麦芽15g,炒山楂8g,炒谷芽15g,陈皮3g,蜜枣1个,瘦肉200g



做法:先把炒麦芽、炒山楂、炒谷芽、陈皮、蜜枣将其装入煲汤袋中冲洗,瘦肉洗净,将上述食材加水1000ml,煮开后文火熬煮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。


功效:健脾消滞。


适用人群:一般人群。

青橄榄白萝卜瘦肉汤

用料:青橄榄5个,白萝卜1根,瘦肉250g,生姜3片



做法:白萝卜去皮切块,青橄榄洗好,瘦肉切块,将上述食材加水1000ml,煮开后文火熬煮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。


功效:消滞清热。


适用人群:一般人群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

推拿

在上述改善食滞方法的基础下,最后还可以尝试下推拿,推拿具有调整脏腑、改善气血的作用。

01
摩腹


以脐为中心,手掌置于腹部,食、中、环、尾四指指面紧贴皮肤,腕部带动前臂,可带动皮下组织滑动, 使腹平面下降约2-3厘米,节律地顺时针环形移动。环腹一周用时约2-3秒,每日1~2次,2-3分钟/次。

02清补脾经

位置:脾经位于拇指桡侧末节,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。


作用:脾为后天之本,补之可补虚扶弱,补血生肌,进饮食,化痰涎,助消化,止泻痢;清之可清热利湿,消食化积。


手法:一手将拇指屈曲,另一手循拇指桡侧缘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来回往返推擦100~200次。



03
清胃经

位置:大鱼际外侧,赤白肉际之间。


作用:清中焦之湿热,和胃降逆、除烦止渴等。



手法:推法为主,一般取左手,从腕横纹向大拇指指根推100~200次


04揉板门

位置:拇指根下方的大鱼际处。


作用:健脾和胃,消食化滞。


手法:拇指端在小儿的大鱼际中点处,先顺时针按100次,再逆时针按100次。


05
推小横纹

位置:小横纹在掌面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。


作用:调中行气,和气血,消胀满,退热除烦,散瘀结,引脏腑之热外行。


手法: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下来回推本穴,或使小儿四指并拢,横向来回推本穴,称推小横纹。次数100-300次


以上推拿手法适用于食滞实证,如食滞明显不适,建议及时就诊。






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中医科

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中医科是以中医进妇幼为切入点,针对各种妇幼疾病、内科常见病、痛症等开展以中医保健、中医治疗、中医康复为主的临床科室。专科包括中医儿科、中医妇科、中医康复理疗专科、中医内科,现开展包括小儿推拿、针灸、拔罐、穴位贴敷、颊针、中药封包、中药香囊、冲击波治疗、温热电灸治疗等多种中医药特色项目。


作者简介

黄如湘

广东省妇幼保健院

清远院区中医师

擅长儿科,内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,以呼吸系统方向为主,如上呼吸道感染,肺炎,哮喘,慢性阻塞性肺病等,在小儿体质调理及病后中医调理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


供稿来源: 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中医科

图片来源:网络

编辑:肖向楠、王舒华

主编:刘元铃

发布:张达晖





小编今晚的鸡腿就靠您的“点赞”“在看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